抑郁症的具体定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定义的诊断标准为: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三大主要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在抑郁症患者眼中,整个世界就像是蒙上了一层黑纱,灰暗而压抑。一个幽灵,抑郁症的幽灵,在我们的身边游荡。很少有人习惯于将这种心理疾患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2005年,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自曝患上抑郁症,使得“抑郁”话题一度升温,然而,在多数人眼中,抑郁症,除了作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之外,依然只是一个与己无关的名词,它的存在,仿佛只在遥远的他处。
  真实的情形要比人们的印象严峻得多。2005年,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完成的北京地区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15岁以上人群中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6.87%,时点患病率为3.31%。这意味着,每3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正经受着抑郁症的困扰,每1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一生中曾经面对这种疾患。全国的患病率,专家估计在5%—10%之间。抑郁症在女性中的患病率为男性的两倍。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的抑郁症患者大约为3.4亿,预计多年以后,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


抑郁.jpg


  抑郁症的危害在于“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六成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愿望或行为,15%的抑郁病人最终以自杀死亡。据统计,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这种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有关。“抑郁症跟其它疾病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只要治疗及时科学,是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前景的。”
  在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健康与疾病诊断分类标准ICD—10中,抑郁症被归为“心境(情感)障碍”之列,ICD—10编码F32。
  然而,抑郁症至今被很多人与“想不开”联系在一起,被作为单纯的“思想问题”、“亚健康”而非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抑郁症发病是遗传、体质因素、神经发育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族病史;婴幼儿期不良抚养方式影响神经发育;突发灾难和长期压力,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促发原因。
  医学界普遍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大脑中一种名为5—羟色胺的物质水平降低有关。这是一种与情绪传达相关的物质,如果水平降低可导致情绪低落,作为反面,较高水平的5—羟色胺被证实与另一种心理疾病——躁狂症有关。
  “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这是精神卫生专家对于抑郁病危害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