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白瓜,白冬瓜,枕瓜。
【汉语拼音】
dōng
【名称英】
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成份】
含蜡类及树脂类物质。瓤含葫芦巴碱、腺嘌呤等。
【加工采集】
食用冬瓜时,收集削下的外果皮,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果皮,常向内卷曲成筒状或双筒状,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淡黄色、黄绿色至暗绿色,革质,被有白色粉霜,内表面较粗糙,微有筋脉。质脆,易折断。气无,味淡。以皮薄、条长,色灰绿、有粉霜,干燥、洁净者为佳。
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药理作用】
非肾性水肿恢复期患者内服冬瓜皮煎剂2两,并饮水1000毫升,在服药后2小时内排出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4小时之间,则较对照组减少。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块或宽丝,晒干。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治水肿,腹泻,痈肿。
①《本草图经》:"功用与冬瓜等。"
②《滇南本草》:"止渴,消痰,利小便。""治中风。"
③《纲目》:"主驴马汗入疮肿痛,阴干为末涂之,又主折伤损痛。"
④《本草再新》:"走皮肤,去湿追风,补脾泻火。"
⑤《重庆堂随笔》:"解风热,消浮肿。"
⑥《分类草药性》:"治水肿,痔疮。"
⑦《江苏植药态》:"治腹泻、足跗浮肿。"
⑧《山东中药》:"利湿消暑。"
【性味】
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淡。"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凉,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
《四川中药志》:"因营养不良而致之虚肿慎用。"
【贮藏】
置干燥处。
【归经】
归肺;脾;小肠经
【备注】
(1)常配合茯苓皮、泽泻、猪苓等药同用。
【植物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粗壮,密被黄棕色刺毛,卷须多分2~3又。单叶互生,掌状浅裂至中裂,呈五角状宽卵形至肾形,先端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锯齿,两面有粗硬毛。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于叶腋。花萼管状,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锯齿;花冠鲜黄色,5裂,花瓣外展,雄蕊3枚,离生,药室多回曲折;雌花柄短,子房下位,长圆筒形或长卵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柱头3。瓠果大形,肉质,椭圆形或长方状椭圆形,有时近圆形,果皮淡绿色,表面有毛及蜡质粉霜,果肉肥厚,白色;果梗圆柱形,具纵槽,被粗硬毛。种子多数,白色或黄白色。
【临床应用】
用量10~ 30克,煎服;或外用。用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冬瓜皮烧研,酒服1钱,治损伤腰痛(《生生编》)。
【药用部位】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外层果皮。植物形态详"冬瓜"条。
【来自何书】
《开宝本草》
发表评论